血糖震盪害你又餓又累?這10種常見食物吃了更糟,你中幾個?

血糖震盪不只讓你又餓又累,還可能影響睡眠、情緒與大腦運作。從早餐白吐司、無糖飲料到便利商店便當,這篇揭露10種常見高風險食物與錯誤飲食搭配,幫你避開隱形陷阱!

內容目錄

1. 早餐吃錯反而更累?白吐司+果醬其實是血糖炸彈

🍞 為什麼白吐司會讓血糖坐雲霄飛車?

白吐司是精製碳水的代表之一,經過加工後幾乎不含膳食纖維,吃下去會迅速被分解成葡萄糖(Glucose,葡萄糖),導致血糖快速上升。雖然吃下去當下會覺得比較有精神,但這種快速上升的血糖,通常會在幾十分鐘後急速下降,讓人感覺又餓又累。

🍓 果醬是隱形糖來源,甜味背後的陷阱

市售果醬多半添加大量蔗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高果糖玉米糖漿),即使標榜「低糖」也常加入濃縮果汁提升甜度。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建議,攝取這類簡單糖會增加胰島素波動,不利血糖穩定。

✅ 有什麼更好的替代?

改吃全穀麵包搭配天然花生醬,或是加點無糖優格+堅果的果昔碗,會讓血糖上升速度更平穩,也比較有飽足感。

小提示
想要避免早餐變成「血糖地雷」,記得避開精緻澱粉+高糖抹醬的組合,讓血糖保持穩定,精神也更持久!


2. 「低脂優格」真的比較健康嗎?血糖震盪元兇之一!

🥛 看清楚「低脂」標籤的陷阱

很多人以為「低脂」就代表健康,但實際上許多低脂優格為了提升口感,會添加大量糖分或人工甜味劑。依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料,這些添加糖容易引發血糖快速上升。

🍬 人工甜味劑也可能影響血糖穩定?

有研究指出,某些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Aspartame,阿斯巴甜)和蔗糖素(Sucralose,蔗糖素)可能影響腸道菌群,進而間接改變胰島素反應。

✅ 怎麼選才對?

選擇無糖全脂優格,搭配新鮮水果與堅果,能讓血糖緩升並提供好油脂與蛋白質,整體飽足感更佳。

小提示
低脂≠低糖!血糖敏感族群選優格時,要特別注意成分表,才不會好心吃錯讓血糖亂成一團。


3. 「能量棒」真的給你能量?其實只是包裝糖塊!

🍫 能量棒常用糖提升口感與延長保存

不少市售能量棒雖然打著「健康」、「高蛋白」的名號,但實際成分裡含有大量糖漿、糊精(Maltodextrin,麥芽糊精)與濃縮果汁,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資料,這些成分消化吸收快,容易造成血糖急升。

🧡 為什麼吃完反而更餓?

能量棒快速讓血糖升高,但缺乏纖維與好脂肪支持,短時間內反而讓血糖急降,導致疲勞與飢餓感加倍。

✅ 怎麼挑才不踩雷?

挑選含有高膳食纖維、天然堅果、無添加糖的能量棒,或自己DIY製作,掌握原料與比例更安心。

小提示
買能量棒前先看成分表,避免吃下糖量比巧克力還高的「偽健康食品」,別讓血糖被矇騙!


4. 感冒時還能吃甜食嗎?小心讓血糖失控更難復原!

🤧 身體發炎+高血糖=雙重壓力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資料,身體在感冒或感染時,本來就會釋放更多壓力賀爾蒙(如皮質醇 Cortisol),導致血糖波動;如果這時又吃甜食,血糖會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大起大落。

🍰 感冒時還吃甜點會有什麼後果?

除了造成血糖飆升,也可能壓抑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研究指出,糖分攝取過高可能抑制白血球活性,讓病情更難好轉。

✅ 該怎麼辦?

改喝溫熱的無糖茶飲或是天然蜂蜜加薑茶,有舒緩感冒與抗氧化的雙重效果,不會讓血糖大幅波動。

小提示
感冒時不只要補充營養,更要穩定血糖,才不會讓康復之路變得更漫長!

感冒時不只要補充營養,更要穩定血糖,才不會讓康復之路變得更漫長!

5. 水果也會害血糖震盪?哪些水果要特別注意?

🍇 高升糖水果:榴槤、芒果、葡萄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資料,不同水果的升糖指數(GI, 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差異很大。高GI水果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尤其空腹吃或打成果汁效果更明顯。

🍹 果汁比整顆水果更容易升血糖

果汁去除了纖維,等於直接攝取濃縮糖分,加上喝得快,身體吸收速度驚人,血糖一飛沖天不是夢。

✅ 怎麼吃水果才安全?

選擇GI值較低的水果如藍莓、奇異果、蘋果,並搭配蛋白質或堅果攝取,有助於血糖穩定。

小提示
吃水果沒錯,但要選對時間與種類,別讓健康習慣變成血糖危機!


6. 血糖震盪不可以跟這些食物一起吃?錯誤搭配反而更糟!

🚫 為什麼「單吃澱粉」最容易出事?

單吃麵包、白飯或餅乾等精緻澱粉,沒有搭配蛋白質或脂肪緩衝,就會讓血糖大幅波動。這是美國心臟協會(AHA)與糖尿病學會一致提醒的重點。

🧂 不能搭配的陷阱食物有哪些?

  • 含糖飲料+鹹酥雞(高糖+高脂)
  • 白飯+滷汁大量肉片(高升糖+高鹽)
  • 麥片+蜂蜜+香蕉(全是高GI組合)

✅ 聰明的飲食組合怎麼搭?

以「三三飲食原則」為基礎:每餐三等份為碳水、蛋白質、蔬菜,讓營養均衡、升糖穩定。

小提示
血糖控制不是不能吃碳水,而是吃得聰明+搭得巧才是關鍵,不可忽略食物之間的組合效應!

7. 咖啡加糖或奶精?無形中讓血糖大跳動!

☕ 咖啡本身不影響血糖,那為什麼會出事?

單喝黑咖啡對血糖影響微乎其微,甚至根據《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JCN)》研究,有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但大部分人喝的是「加糖奶精」的三合一咖啡,這才是問題所在。

🧁 奶精+糖粉的致命組合

奶精多半為植物油與糖組成,搭配精製糖一起飲用會讓血糖飆升。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統計,這類組合不只升糖快,也會促使體內慢性發炎。

✅ 取代方案有什麼?

黑咖啡+無糖豆奶、黑咖啡+肉桂粉,不但不升糖,還有幫助穩定血糖的潛在益處。

小提示
每天早上那杯咖啡,其實可以很加分也可能大扣分,重點就看你加了什麼!


8. 吃甜點會讓人心情變好?小心只是短暫假象

🎂 為何甜食會讓人短暫「嗨」一下?

甜食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短時間內會產生「快樂感」,但這種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根據哈佛醫學院資料,這會造成「血糖暴升—暴降—情緒低落」的循環。

⚠️ 長期後果更驚人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研究,血糖震盪與焦慮、易怒、憂鬱症狀有密切相關,尤其是對代謝功能差或有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人更顯著。

✅ 怎麼滿足口腹之慾又不傷血糖?

選擇70%以上黑巧克力、無糖豆漿凍、椰子油烤香蕉這類健康甜點,可以在不傷害血糖的情況下獲得滿足。

小提示
情緒低落時不是不能吃甜點,而是要選對種類與份量,避免讓心情與血糖一起「崩盤」!


9. 麵條控注意:這些麵類其實是血糖兇手!

🍜 白麵、米粉、拉麵…都是高GI食物?

是的,這些精緻穀物製成的麵類GI值都偏高,特別是當它們與高糖或高鹽醬料一起吃,會加快血糖升幅。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這類食物應列為「偶爾吃」而非主食常態。

🍝 什麼樣的吃法最容易讓血糖大亂?

  • 空腹吃大量乾麵
  • 麵上撒大量糖醋醬或甜辣醬
  • 不搭配蛋白質與蔬菜,只吃碳水

✅ 有沒有比較穩定血糖的吃法?

改選義大利全麥直麵(Whole Wheat Pasta)、加豆腐或雞胸肉,並搭配油醋沙拉,能延緩消化速度與穩定血糖。

小提示
喜歡吃麵沒問題,重點在於挑選正確種類與好好搭配,讓「麵」不再是血糖的絆腳石!


10. 血糖震盪不可以跟什麼一起吃?這些NG搭配要避開!

🚫 地雷搭配組合TOP 3

  1. 冰淇淋+可樂:高糖+液體吸收快
  2. 壽司+甜醬油:白米+精製糖
  3. 早餐店漢堡+奶茶:高脂+高糖組合

這些組合在升糖速度與血糖震盪風險都被列為「危險級」。

📊 根據美國FDA與英國NHS的警示

高升糖食物若同時搭配高糖、高脂,會讓血糖飆得快又降得猛,不但讓人更容易感到飢餓,也可能導致代謝失調或長期疲憊。

✅ 有哪些「血糖友善搭配」?

  • 燕麥粥+水煮蛋
  • 地瓜+酪梨醬
  • 糙米飯+烤雞胸+蒸花椰菜

這些組合能提供穩定能量、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小提示
血糖震盪常常不是單一食物的錯,而是錯誤的搭配方式,把好食物變成壞選擇!


11. 高血糖不一定會胖?但會讓你越來越沒精神!

😵 血糖波動導致能量耗損

當血糖急升後又快速下降,身體為了應對波動會耗費大量能量與調節激素,導致精神不濟、注意力難集中。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數據,這是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者常見的隱性症狀。

🔄 血糖震盪與胰島素抵抗的關聯

如果每天飲食都讓血糖起伏劇烈,胰島素會被過度釋放,時間一長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胰島素阻抗),使血糖難以穩定。

✅ 該怎麼辦?

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穩定攝取複合性碳水、健康脂肪與優質蛋白質,並定期運動,可有效改善疲倦與注意力下降。

小提示
如果你總是莫名覺得「累到不行」,先檢查一下是不是飲食讓你的血糖亂成一團了!


12. 早餐吃什麼最不容易讓血糖震盪?營養師也推這招

🥣 血糖友善早餐的原則

根據《英國國民健康服務 NHS》與《美國心臟協會 AHA》的建議,好的早餐組合應具備:

  • 低升糖指數(GI)食物
  • 蛋白質來源
  • 好脂肪與膳食纖維

✅ 推薦5種穩定血糖的早餐組合

  1. 燕麥+奇亞籽+堅果+豆奶
  2. 地瓜+水煮蛋+酪梨
  3. 全麥吐司+鷹嘴豆泥+番茄片
  4. 雞蛋捲餅+菠菜
  5. 無糖優格+藍莓+亞麻籽

🚫 避開的早餐地雷

  • 白吐司+果醬
  • 粽子+甜辣醬
  • 炸蛋餅+奶茶

這些看似方便的組合,其實很容易造成血糖飆升。

小提示
早餐是穩定血糖的關鍵時機,從起床的第一口開始,就為你的能量與情緒打好基礎!

13. 想減肥卻越吃越餓?血糖震盪讓你胖得不知不覺!

⚖️ 減肥失敗的兇手,可能不是熱量而是血糖!

許多減肥失敗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熱量吃不多,但總是「突然很餓」、「越吃越累」。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與加拿大衛生部資料,血糖波動會影響飢餓素(Ghrelin,飢餓激素)與瘦體素(Leptin,飽足激素)的分泌。

錯誤飲食行為對血糖的影響減肥失敗原因
單吃水果當正餐快速升糖→急速下降提早感到飢餓、易暴食
午餐吃壽司配甜飲高GI+高糖飽足感維持短、胰島素分泌爆表
早餐只喝果汁無蛋白+無纖維血糖波動→午前暴餓

✅ 正確飲食搭配怎麼吃?

  • 每餐搭配「蛋白質+膳食纖維」
  • 用糙米、地瓜、藜麥取代白飯
  • 選擇好脂肪如堅果、橄欖油作為搭配

小提示
減肥吃錯食物,不但熱量沒少,還讓血糖震盪變得更嚴重,結果不瘦反而越吃越餓!


14. 炸物真的最壞?血糖震盪加劇的脂肪推手!

🍟 炸物為什麼讓血糖更不穩?

炸物雖然不是高升糖指數(GI)食物,但其搭配的澱粉與高溫處理方式會刺激身體發炎反應,間接導致胰島素反應變差。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常吃炸物者的胰島素敏感度顯著下降。

🍗 常見地雷炸物搭配

  • 薯條+糖醋醬
  • 炸雞腿+白飯+甜飲
  • 鹽酥雞+奶茶

這些組合會讓血糖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然後又快速下滑,導致疲憊、焦躁感更明顯。

✅ 如何享受炸物又不傷血糖?

  • 自製氣炸鍋炸物(少油、控制碳水搭配)
  • 炸物搭配大量蔬菜與水煮蛋
  • 搭配無糖茶或檸檬水中和油膩感

小提示
偶爾吃炸物沒問題,但要注意搭配與份量,否則血糖與體重都會快速「暴走」!


15. 忙碌族最常吃的便利店食物,其實全是血糖陷阱?

🏪 哪些超商食物最容易讓血糖暴走?

根據美國CDC與台灣衛福部資料分析,下列是超商常見血糖地雷:

食物升糖指數血糖風險原因
茶葉蛋OK(搭配穩血糖食物)
飯糰中高白飯→快速升糖
義大利麵沙拉高澱粉+高糖醬汁
蘋果汁去纖維、快速吸收
雞胸便當若搭配白飯仍偏高

✅ 如何在便利商店吃得聰明?

  • 改選無糖豆漿+茶葉蛋+涼拌青菜
  • 買裸麥麵包夾雞胸肉
  • 拿優格時記得選「無糖、無調味」

小提示
超商不是敵人,但要記得選對東西、搭配對的食物,才不會讓血糖成為受害者!


16. 為何下午總是特別睏?原來是午餐血糖震盪在作祟!

😴 為什麼吃完午餐特別容易想睡?

這可能是「血糖震盪」正在作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出,高升糖食物讓血糖急升急降的同時,會促進一種「血清素」快速釋放,讓人進入短暫昏沉狀態。

📉 午餐後的血糖起伏示意圖

plaintext複製編輯時間段       血糖變化趨勢
12:00        ↑↑↑(吃下高GI餐點)
13:00        ↓↓↓(快速降血糖)
13:30        😴昏沉、注意力下降
14:30        🍪暴食、再補充甜食惡性循環

✅ 怎麼吃午餐才不會讓下午變成低能時段?

  • 避免「白飯+湯+主食」全是碳水組合
  • 加入蛋白質(雞胸、豆腐)、油脂(酪梨)與蔬菜
  • 午餐後補充一杯無糖綠茶,有助穩定血糖與提神

小提示
午餐吃對了,下午精神好、工作效率也提升;吃錯了,整個人只想趴在桌上睡!


17. 血糖震盪會影響睡眠?越睡越累的主因在晚餐!

🌙 晚餐吃錯,讓你整夜血糖亂跳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研究,高GI晚餐會使體內血糖在入睡後持續波動,甚至造成「夜間低血糖」現象,導致醒來口乾、疲倦、甚至作夢次數增加。

🛏️ 常見晚餐錯誤組合

  • 炒麵+飲料
  • 火鍋+白飯+甜點
  • 水餃+湯包+可樂

這些不僅讓血糖飆升,還會影響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分泌,降低睡眠品質。

✅ 如何打造血糖友善晚餐?

  • 吃飯時間建議在睡前2~3小時完成
  • 搭配多蔬菜+少量碳水+溫熱飲品
  • 避免過量蛋白質與糖類

小提示
血糖穩定不只關乎白天活力,更會直接影響你夜晚的睡眠品質!


18. 血糖震盪與感冒康復的速度有關?免疫系統也會受干擾!

🤒 血糖越亂,身體修復力越差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持續的高血糖會干擾白血球的作用力,讓身體對抗病毒與細菌的能力下降。

⚠️ 為何血糖震盪會延長病程?

  • 高血糖會延緩組織修復速度
  • 會減少抗發炎反應的有效性
  • 加重發燒時的脫水風險

✅ 感冒期間的穩糖飲食建議

飲食類型建議內容
主食地瓜、糙米、小米粥
蛋白質水煮蛋、嫩雞、白豆腐
飲品無糖電解水、檸檬蜂蜜水(少量)
忌口甜品、炸物、含糖飲料

小提示
感冒想快點好,記得不只吃營養,也要讓血糖保持穩定,才能讓免疫系統專心作戰!

19. 無糖飲料也中招?人工甜味劑會讓血糖失控?

🧪 無糖≠無影響,別以為喝可樂Zero就安全!

很多人會把「無糖飲料」當作對血糖安全的選擇,但其實部分人工甜味劑像是阿斯巴甜(Aspartame)、蔗糖素(Sucralose),雖然不直接升血糖,但根據《Nature》期刊研究,它們可能改變腸道菌群,進而間接影響胰島素反應。

🤖 常見人工甜味劑影響一覽表

名稱常見於可能影響
Aspartame(阿斯巴甜)無糖汽水、口香糖可能改變血糖調節機制
Sucralose(蔗糖素)無糖茶、咖啡奶精可能干擾胰島素敏感度
Acesulfame-K(醋磺內酯鉀)錠劑補充劑、飲料影響腸道菌相穩定性

✅ 如何聰明喝飲料?

  • 優先選擇純水、氣泡水、檸檬水或無糖冷泡茶
  • 少喝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特別是每天習慣喝的族群

小提示
無糖飲料不是萬能,人工甜味劑的「隱性血糖風險」也要小心避開!


20. 早餐不吃真的比較瘦?空腹讓血糖更難控制!

🚫 不吃早餐≠減肥,反而可能造成血糖亂象

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不吃早餐者的血糖在午餐後更容易暴衝,因為身體會進入「飢餓儲備模式」,導致胰島素分泌更強烈以吸收養分。

📉 不吃早餐的血糖影響週期圖

plaintext複製編輯時間點       影響
07:00         空腹,血糖偏低
12:00         午餐暴食,血糖急升
14:00         胰島素大量分泌,血糖急降
15:30         疲憊、飢餓、暴食再起

✅ 早餐怎麼吃最穩血糖?

  • 固定時間進食(起床後1小時內)
  • 搭配優質蛋白質與膳食纖維
  • 避開白吐司、甜麥片、果汁等快糖來源

小提示
不吃早餐不但不會變瘦,還會讓血糖、情緒、專注力一起出現問題,千萬別再省略它!


21. 食物順序吃錯,也會讓血糖大亂?

🍽️ 食物的進食順序,其實決定了血糖曲線的平穩度!

根據日本東京醫科大學與美國臨床營養研究數據,先吃纖維與蛋白質再吃碳水,比起直接先吃澱粉,可以顯著減少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 吃飯順序大揭密

吃的順序血糖影響
1. 蔬菜 → 2. 蛋白質 → 3. 碳水最穩定血糖反應
1. 碳水 → 2. 蔬菜 → 3. 蛋白質血糖快速升高
單吃碳水或甜食血糖震盪劇烈

✅ 每餐記得這樣安排

  • 沙拉先上
  • 主菜有蛋白質(豆腐、雞胸、魚)
  • 最後再吃飯或麵類,份量控制在拳頭大

小提示
不是吃什麼最重要,而是怎麼吃、先吃哪個,決定了你血糖會平穩還是崩壞!


22. 糖果真的比蛋糕還糟?簡單糖是血糖震盪「瞬間製造機」

🍬 為何含糖量低的糖果反而更危險?

糖果體積小、糖分高且沒任何蛋白質或纖維陪襯,消化吸收速度極快。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這類「高升糖速率」的食物會在短時間內衝擊胰島素分泌。

📊 糖果升糖速度示意圖

plaintext複製編輯時間         血糖變化
吃下1分鐘     ⬆⬆⬆(極速升糖)
10分鐘後       ⬇⬇⬇(急降疲憊感)
20分鐘後       想吃更多糖

✅ 如何健康地吃甜?

  • 改吃黑巧克力(>70%)
  • 糖果可選含有纖維或天然果膠者(如無糖梅)
  • 吃前搭配堅果或無糖豆漿中和吸收速度

小提示
糖果雖小,威力不容小覷,尤其在空腹狀態下,是讓血糖大跳水的隱形殺手!


23. 血糖震盪會讓大腦「當機」?原來記憶力、專注力都受影響!

🧠 大腦最怕的不是少糖,而是血糖忽高忽低!

根據《美國神經科學學會》發表,腦部的葡萄糖供應若持續大起大落,會導致短期記憶力下降、專注力變差、容易分心與煩躁。

🧪 血糖震盪對大腦的3大副作用

  1. 認知反應變慢
  2. 睡眠品質下降
  3. 情緒變得敏感、容易生氣

✅ 改善方式

  • 飲食穩定三餐,避免空腹時間過長
  • 午後補充堅果、水煮蛋、無糖飲品代替點心
  • 減少甜食與含糖飲料

小提示
想讓大腦運作穩定又高效,穩血糖其實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24. 生酮飲食能解決血糖震盪?真相比你想像複雜

🥑 生酮飲食的原理與誤區

生酮飲食透過大量攝取脂肪、極低碳水來避免血糖上升,看似完美方案,但根據《英國營養期刊》指出,若攝取過量飽和脂肪或過快進行,反而會讓代謝系統失衡。

⚠️ 生酮對血糖的潛在風險

  • 初期可能出現「酮暈」
  • 對肝臟、腎臟造成額外負擔
  • 有胰島素問題的人需經專業監控

✅ 替代建議:低醣高纖飲食

  • 減少白飯、甜點
  • 攝取大量蔬菜與好脂肪(堅果、橄欖油)
  • 每餐加入優質蛋白與天然膳食纖維

小提示
血糖穩定不是靠極端飲食來拚短期成效,而是靠長期穩定的飲食習慣慢慢調整!


25. 不只是糖尿病,血糖震盪還可能引發哪些疾病?

⚠️ 慢性血糖波動的潛在風險清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指出,血糖長期不穩會誘發下列問題:

疾病名稱與血糖震盪的關聯
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
心血管疾病高血糖→動脈硬化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血糖異常與荷爾蒙失衡
阿茲海默症被稱為「第三型糖尿病」的潛在因果關聯

✅ 如何避免成為慢性病高風險族?

  • 定期監控空腹與餐後血糖
  • 控制體重與腰圍
  • 讓飲食以「低升糖指數」為優先

小提示
血糖震盪不是小事,它牽動的是整個身體系統的穩定性,提早預防才是根本之道!

血糖震盪不是小事,它牽動的是整個身體系統的穩定性,提早預防才是根本之道!

小悠說 :

每次聽到「血糖震盪」這四個字,很多人都以為那只是糖尿病患者才需要擔心的事,但其實只要你常常「吃完很快又餓、吃甜後突然累、下午昏昏欲睡」,你可能就正被血糖起伏牽著走。身為一個超愛研究成分的小宅女,我越查資料越發現,血糖穩定不只是控制飲食這麼簡單,吃的順序、搭配、甚至感冒時選的食物都可能決定你今天會不會「一整天都廢」。
這篇文章我真的寫得很有感,因為這些地雷食物很多人天天吃、以為沒問題,其實它們偷偷讓你陷入血糖震盪的惡性循環。從現在開始,別再只看「熱量表」,而要學會看「血糖反應」。讓身體有能量、精神好、心情不浮動,從每一口的選擇開始,你也一定做得到!

分享更多的文章:

1. 30歲後還能補得回來?膠原蛋白功效、吃法與效果關鍵一次搞懂!

2. 膝蓋保養吃什麼?5款熱門關節保健食品效果大比拼,哪種最適合長輩?

3. 降血脂必看!7種天然食物竟比藥物還有效,營養師也驚呆!功效與副作用一次看

4. 糖尿病患者想要穩定血糖不再困難!這篇一次解密28大實用秘訣

5.維他命C的強大功效與副作用!讓你遠離感冒、延緩衰老的最佳食物搭配

參考網站清單

  1. NIH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NIDDK) – Blood Sugar & Insulin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blood-sugar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 Glycemic Index and Diabetes
    https://www.diabetes.org/healthy-living/recipes-nutrition/eating-well/understanding-carbohydrates/glycemic-index-and-diabetes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 How Blood Sugar Affects Your Health
    https://www.cdc.gov/diabetes/library/features/tracking-blood-glucose.html
  4.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Carbohydrates and Blood Sugar
    https://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carbohydrates/carbohydrates-and-blood-sugar/
  5. Brit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 How to Control Blood Sugar
    https://www.nhs.uk/live-well/eat-well/foods-to-help-control-your-blood-sugar/
  6.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 The Truth About Artificial Sweeteners
    https://www.heart.org/en/news/2021/07/14/the-skinny-on-artificial-sweeteners
  7. Nature –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3793
  8. Johns Hopkins Medicine – Blood Sugar Swings and Fatigue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wellness-and-prevention/the-connection-between-blood-sugar-and-fatigue
  9.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JCN) – Effects of Carbohydrate on Brain Function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83/5/1062/4649382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Diabetes Fact Sheets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iabetes

成分控小悠

一位熱愛健康成分的研究愛好者,為了守護家人的健康,開始翻找各國營養文獻與臨床研究,只想搞懂瓶子上的每個成分到底有沒有效。現在,決定把這些知識用最簡單的方式分享給你。

Related Posts

10個憂鬱症自救方法,專家教你日常緩解憂鬱的祕訣

10個憂鬱症自救方法,專家教你如何靠日常小動作調整心情,從運動、睡眠、維他命D到寫日記,每個方法都能一點一滴改善情緒,避免酒精與過度滑手機,才是讓憂鬱慢慢緩解的關鍵。

Continue reading
當家人得了憂鬱症?6個陪伴與支持的方法,守護家人的正確方式

當家人得了憂鬱症?6個陪伴與支持的方法,守護家人的正確方式從語言、飲食、咖啡因影響到社群媒體使用全面解析,帶你了解該怎麼避免錯誤安慰、如何用小步驟陪伴、哪些食物能幫助情緒穩定,以及家屬自救的重要觀念。

Continue reading

內容目錄

內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