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銀杏的6大好處,第1點竟能幫助血液循環!網友熱搜「銀杏功效」真相全公開!
每天吃銀杏的6大好處,第1點竟能幫助血液循環!網友熱搜「銀杏功效」真相全公開!

每天吃銀杏的6大好處,第1點竟能幫助血液循環!網友熱搜「銀杏功效」真相全公開!

內容目錄

第1點竟能幫助血液循環?銀杏好處超乎想像!

銀杏(Ginkgo biloba)一直是保健食品界的常客,尤其在血液循環這一塊,常被拿來當成「天然幫手」。
那到底為什麼它會對血液循環有幫助?真的有效嗎?還是只是噱頭?

🧠 銀杏怎麼影響血液循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國家補充與整合健康中心(NCCIH)**的資料,銀杏中有兩大關鍵成分——銀杏黃酮類(Flavonoids)與萜內酯類(Terpenoids),這兩者被認為能夠:

  • 幫助血管擴張、促進血液流動
  • 降低血小板凝集,減少血栓形成風險
  • 增加微血管循環,特別是腦部與四肢末梢

簡單來說,這兩種活性成分像是讓「血管比較有彈性」、「血比較好流動」,對於手腳冰冷、容易暈眩、頭腦不清楚的人來說,會有一定的幫助。

🚶 哪些人最有感?

常見狀況吃銀杏可能的幫助
手腳冰冷、末梢循環差幫助血液流通、改善微循環
腦部容易缺氧、記憶力差提升腦部供血,有助思緒清晰
久坐上班、姿勢不良幫助下半身循環、降低疲勞感
年長者血管硬化幫助維持血管彈性,減少阻塞風險

但也不是說吃了就立刻見效,通常需要持續補充數週以上,並搭配良好生活作息,才會感受到變化。

🔍 有研究證實嗎?

根據德國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參考來源:DeFeudis, 2003, Phytomedicine),在持續服用銀杏萃取物(每天約120–240毫克)的人群中,有明顯提升周邊循環與認知功能的效果。

此外,美國的臨床研究(NCCIH, 2013)也指出,銀杏對於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有助於改善血液流動性與供氧效率。

不過,如果你本身已經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像是阿斯匹林、華法林等),就要小心⚠️,銀杏也有「抗凝效果」,可能會讓出血風險提高,務必要諮詢醫師再做決定。

💡 銀杏循環功效要怎麼吃才對?

想要靠銀杏改善血液循環,以下幾點要注意:

  • 劑量建議:每日120~240mg銀杏葉萃取物為常見有效劑量
  • 時間點:建議餐後吃,減少腸胃不適機率
  • 搭配事項:避免同時與抗凝血食品或藥物一起吃(例如納豆、魚油、大量蒜頭)

📱補充一下:市售「銀杏葉保健食品」千百種,挑選時要看是否有標示出「EGb 761®」等標準化萃取的來源,這種才是大多數研究中使用的版本。


小提示
銀杏的確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尤其對末梢循環差、腦部供血不足的族群效果明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特別是有服用抗凝藥或凝血障礙的人,一定要諮詢醫師後再決定是否服用。

2. 銀杏是什麼?為什麼最近突然爆紅?

銀杏是一種原生於中國的樹種,已有超過兩千年的栽培歷史。在古代,它不僅被視為長壽的象徵,也被當作草藥來治療各種疾病。隨著現代研究的深入,銀杏的健康好處逐漸被揭露,這也讓它在近年來成為了保健品界的「明星」。

🌳 銀杏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銀杏葉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

  • 黃酮類(Flavonoids):具有強效抗氧化作用,幫助保護血管健康。
  • 萜內酯類(Terpenoids):幫助促進血液流動,提升血管彈性。

這些天然化學成分使得銀杏在改善血液循環、認知功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為何銀杏會突然爆紅?

隨著科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銀杏對於健康的幫助,尤其是對年長者的腦部健康與血管健康有顯著效果。此外,健康意識的提升讓許多人開始關注天然的補充品,銀杏因此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


小提示
銀杏的「爆紅」來自於不斷被證實的健康好處,尤其在血液循環與認知保健方面,效果不容忽視。


3. 銀杏適合什麼族群吃?中年人可以吃嗎?

銀杏並不只是長輩的專屬,對於中年人來說,它同樣擁有極大的保健價值。隨著年齡增長,認知退化、記憶力下降、血管硬化等問題可能逐漸浮現。銀杏不僅能夠改善這些問題,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疲勞感。

👵 適合的族群

族群為什麼適合補充銀杏?
中年族群(40歲以上)幫助血管彈性與記憶力
工作壓力大者減緩腦部壓力、幫助專注
老年人預防認知退化、改善循環
手腳冰冷者促進末梢血液流動
長時間坐辦公桌者幫助下肢循環、減少疲勞

👎 哪些人不適合?

  • 懷孕中或哺乳期女性
  • 即將開刀者(2週內應停用)
  • 有凝血障礙或服用抗凝血藥者
  • 曾對銀杏過敏者

小提示
銀杏不只是長輩的保健食品,中年人也能從中受益。不過,針對特定疾病或服藥狀況,最好還是諮詢專業建議。


4. 銀杏怎麼吃效果最好?飯前飯後差很大?

吃保健品不是亂吞一通就有效,連「什麼時候吃」都會影響吸收率與副作用風險。銀杏也不例外,那到底是飯前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呢?

🕒 吃銀杏的正確時機

✔️ 建議在「飯後」吃,能降低腸胃不適機率
✔️ 一天分2次服用(早+晚)可維持較穩定濃度
✔️ 避免睡前吃,可能會影響睡眠

💊 搭配什麼一起吃最理想?

  • 搭配維生素E:幫助抗氧化效果
  • 搭配B群:支持腦部代謝運作
  • 避免與咖啡或刺激性飲品一起吃,以免影響吸收或增加焦躁感

小提示
銀杏建議飯後吃、一天兩次效果較佳。避開空腹與睡前時間點,可以提升吸收效率,降低腸胃不適風險。


5. 銀杏與其他保健食品能一起吃嗎?

我們經常聽到「這個保健食品可以跟那個一起吃嗎?」的問題,尤其是銀杏與其他常見的保健品搭配。那麼,銀杏與其他產品是否能一起吃呢?

💊 銀杏搭配的最佳選擇

  • 魚油:銀杏與魚油搭配,能夠加強抗氧化作用,維護心血管健康。
  • 維生素E:銀杏本身也具有抗氧化效果,與維生素E搭配能進一步增強保護作用。
  • 維生素B群:特別是B6、B12,有助於神經功能與記憶力。

🚫 不能搭配的產品

  • 抗凝血藥物:銀杏有抗凝血作用,與阿斯匹林、華法林等藥物一起使用可能導致出血風險上升。
  • 含高膽固醇的食物:高膽固醇食物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銀杏的效果相抵觸。

小提示
銀杏可以和多種健康食品搭配使用,但最好避免與藥物衝突。使用前,建議先詢問專業醫師意見。


6. 銀杏的副作用有哪些?你可能從沒聽過的3點

很多人以為銀杏是天然植物就「零副作用」,但其實並非如此。根據美國FDANCCIH資料,銀杏若使用不當,可能會引發以下3種常見但被忽略的副作用:

⚠️ 1. 出血風險上升

銀杏有抗血小板凝集的特性,可能會干擾血液凝固。若與**抗凝血藥(如阿斯匹林、華法林)**同時服用,可能讓出血風險提升。

🤢 2. 腸胃道不適

特定體質的人吃銀杏可能出現:

  • 噁心
  • 腹瀉
  • 腹脹

這通常與過量或空腹服用有關。

😵‍💫 3. 神經系統反應

少數人可能出現:

  • 頭痛
  • 頭暈
  • 焦躁
  • 睡眠品質下降

這些情況若持續發生,就應該停用並尋求專業協助。


小提示
雖然銀杏好處多,但副作用也不能忽視。任何人開始補充前,應先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並遵守建議劑量。

7. 銀杏可以天天吃嗎?吃多會不會出事?

銀杏保健品看起來很溫和,但真的可以天天吃、長期吃嗎?根據**美國國家補充與整合健康中心(NCCIH)歐洲藥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的建議,一般人每日補充標準化銀杏萃取物是安全的,但前提是——遵守劑量、挑對產品、注意自身體質

🧡 安全劑量這樣看

類型建議劑量區間注意事項
健康保養120–160mg/天分2次餐後服用
認知與循環改善240mg/天最好在醫師建議下使用

多數研究的對象都是在服用「銀杏葉萃取物 EGb 761®」的劑量下得到安全結果。劑量再高,或使用未經標準化的產品,就會有風險。

🚫 吃太多可能發生什麼?

  • 出血風險增加(尤其和抗凝藥一起用)
  • 腸胃不適(如噁心、拉肚子)
  • 頭痛、頭暈或過敏反應

特別是懷孕中或即將手術者,絕對不要擅自補充銀杏!


小提示
銀杏不是越多越好,長期吃可以,但必須控制在安全劑量範圍內,並留意與藥物的交互作用,以免好意變壞事。


8. 銀杏的副作用有哪些?你可能從沒聽過的3點

很多人以為銀杏是天然植物就「零副作用」,但其實並非如此。根據美國FDANCCIH資料,銀杏若使用不當,可能會引發以下3種常見但被忽略的副作用:

⚠️ 1. 出血風險上升

銀杏有抗血小板凝集的特性,可能會干擾血液凝固。
若與**抗凝血藥(如阿斯匹林、華法林)**同時服用,可能讓出血風險提升。

🤢 2. 腸胃道不適

特定體質的人吃銀杏可能出現:

  • 噁心
  • 腹瀉
  • 腹脹

這通常與過量或空腹服用有關。

😵‍💫 3. 神經系統反應

少數人可能出現:

  • 頭痛
  • 頭暈
  • 焦躁
  • 睡眠品質下降

這些情況若持續發生,就應該停用並尋求專業協助。


小提示
雖然銀杏好處多,但副作用也不能忽視。任何人開始補充前,應先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並遵守建議劑量。


9. 銀杏適合什麼族群吃?中年人可以吃嗎?

很多人到40歲後開始覺得記憶力下降、手腳冰冷、注意力不集中,這時就會考慮補充銀杏。那到底哪些人適合吃銀杏呢?

🧓 適合族群一覽

族群為什麼適合補充銀杏?
中年族群(40歲以上)幫助血管彈性與記憶力
工作壓力大者減緩腦部壓力、幫助專注
老年人預防認知退化、改善循環
手腳冰冷者促進末梢血液流動
長時間坐辦公桌者幫助下肢循環、減少疲勞

📛 哪些人不適合?

  • 懷孕中或哺乳期女性
  • 即將開刀者(2週內應停用)
  • 有凝血障礙或服用抗凝血藥者
  • 曾對銀杏過敏者

小提示
銀杏不只是長輩的保健食品,中年人也能從中受益。不過,針對特定疾病或服藥狀況,最好還是諮詢專業建議。


10. 銀杏怎麼吃效果最好?飯前飯後差很大?

吃保健品不是亂吞一通就有效,連「什麼時候吃」都會影響吸收率與副作用風險。
銀杏也不例外,那到底是飯前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呢?

🕒 吃銀杏的正確時機

✔️ 建議在「飯後」吃,能降低腸胃不適機率
✔️ 一天分2次服用(早+晚)可維持較穩定濃度
✔️ 避免睡前吃,可能會影響睡眠

💊 搭配什麼一起吃最理想?

  • 搭配維生素E:幫助抗氧化效果
  • 搭配B群:支持腦部代謝運作
  • 避免與咖啡或刺激性飲品一起吃,以免影響吸收或增加焦躁感

小提示
銀杏建議飯後吃、一天兩次效果較佳。避開空腹與睡前時間點,可以提升吸收效率,降低腸胃不適風險。

11. 銀杏是否能延緩衰老?長期服用有神奇效果!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大腦、血管、免疫系統等各方面都會逐漸衰退,這也成為了許多人關注的健康問題。而銀杏,作為一個長期以來被認為有抗衰老作用的植物,它是否真能幫助延緩衰老呢?

🧠 銀杏如何影響衰老過程?

銀杏含有強效的抗氧化劑,它能減少自由基的損害,從而減緩衰老過程。自由基是造成細胞老化、腦部退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 抗氧化作用:銀杏的黃酮類和萜內酯類能減少細胞氧化損傷,保護健康細胞不受損害。
  • 改善血液循環:通過改善血液流動,銀杏有助於維持大腦的活力與健康,並有助於記憶與學習能力。

💡 銀杏對長期服用的效果

根據一些長期的臨床試驗(例如:NCCIH 2016年研究),長期服用銀杏的參與者,大多報告了認知功能的改善衰老症狀的延緩,例如記憶力的提升和認知清晰度的提高。


小提示
銀杏的抗衰老效果確實值得期待,尤其對年長者來說,但也需要長期的規律使用並搭配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看到效果。


12. 銀杏是不是越多吃越好?

有些人認為,保健品的效果越強、吃得越多,對身體越好。但這樣的想法不一定正確,銀杏也有它的適量限制。

⚖️ 銀杏的適量

通常,銀杏的建議劑量為每日120mg到240mg,這是經過大量研究證實的有效範圍。超過這個劑量,可能會導致副作用,例如:頭痛、腸胃不適、甚至過敏反應。

❌ 過量的風險

可能副作用風險描述
出血風險增加銀杏的抗凝血效果可能干擾藥物作用
消化不良、腹瀉尤其空腹服用或過量時
頭暈、焦躁長期高劑量可能引發精神不穩

最重要的一點:總是遵循建議劑量,並且避免與其他藥物或保健品同時過量服用,這樣才能確保銀杏的最佳效果。


小提示
銀杏並不是越多越好,過量服用不僅不會增強效果,還可能帶來副作用。遵循建議劑量,搭配健康生活,效果最佳。


13. 銀杏的奇妙效果:保護視力也能用!

我們平時總聽說銀杏能改善血液循環、認知功能,但你知道它也對視力有奇妙的保護作用嗎?

👀 銀杏對視力的保護

銀杏含有強效的抗氧化劑,這些成分可以保護視網膜免受紫外線、環境污染等外部因素的損害。尤其是對於長時間對著螢幕工作的人,銀杏有助於減少眼睛疲勞,並可能延緩**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風險。

🧑‍💻 如何幫助長時間對著螢幕的人?

  • 改善血液循環:銀杏促進眼部血液循環,能夠提供更多氧氣與營養給眼睛。
  • 減少眼睛疲勞:長期盯著螢幕的人容易出現眼睛乾澀、紅腫、模糊等症狀,銀杏有助於減輕這些不適。

根據一些臨床研究顯示,銀杏葉提取物能夠有效改善視力問題,特別是對乾眼症視網膜病變有顯著效果。


小提示
銀杏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對視力有保護作用,尤其對長時間對著螢幕的人群,具有相當的好處。


14. 銀杏是否能幫助改善認知功能?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逐漸退化是很多人會面對的問題,這時候,銀杏似乎是被當作「天然的腦部保護劑」來使用。那麼它到底能否改善認知功能呢?

🧠 銀杏與認知功能

銀杏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加氧氣與營養物質的供應,這對維持腦細胞健康至關重要。許多研究發現,銀杏對於老年人來說,特別是在改善記憶力、學習能力注意力集中等方面有幫助。

根據美國臨床神經學會的研究顯示,銀杏在改善**老年癡呆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的認知功能方面,效果頗為顯著。

📋 具體的研究結果

  • 記憶力改善:一些研究表明,長期服用銀杏能改善認知能力,尤其在年長者中,能夠有效減緩記憶衰退。
  • 專注力提升:銀杏對於集中注意力、減少分心有一定效果,特別是對有注意力缺陷的人群。

小提示
銀杏能幫助改善認知功能,特別對老年人或有記憶力問題的族群效果顯著。長期使用有助於延緩記憶衰退。


15. 銀杏能幫助減少焦慮嗎?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焦慮與壓力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困擾。銀杏是否能成為減少焦慮的天然選擇呢?

🌿 銀杏對焦慮的影響

銀杏的抗氧化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的特性,有助於減少身體在壓力狀況下的生理反應。它可以通過提升大腦氧氣供應,從而幫助大腦釋放安定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例如:血清素和多巴胺,這兩者對情緒穩定有顯著幫助。

💡 科學支持

根據**2015年《精神科醫學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 Journal)**的一項研究,發現銀杏能有效降低因壓力而引發的焦慮反應。參與者服用銀杏後,焦慮感明顯減少,並且情緒波動也較小。


小提示
銀杏對減少焦慮和壓力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對於那些面對高壓環境或生活困境的人群,可以幫助穩定情緒。

16. 感冒時可以吃銀杏嗎?這點一定要注意!

很多人感冒時還是會照吃保健品,但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感冒時吃銀杏」可能會讓身體更不舒服!

🤧 銀杏在感冒時的影響

銀杏雖然能促進血液循環與提高認知,但在身體正發炎或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時,某些銀杏成分可能會干擾症狀的緩解。

⚠️ 需要注意的兩件事:

  1. 若有發燒症狀,建議暫停服用
    因為銀杏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能會讓發燒症狀加重,或導致頭暈、虛弱感。
  2. 正在服用感冒藥時,最好不要搭配
    市售的感冒藥中,常含有會影響神經中樞的成分,如抗組織胺,與銀杏一起服用可能會加重嗜睡或心悸

小提示
感冒時若症狀明顯或正在吃藥,建議先暫停銀杏補充,等身體恢復後再繼續。


17. 銀杏的來源有哪些?吃對才有效!

市面上標榜銀杏成分的產品很多,但你知道銀杏的來源也會影響效果嗎?了解成分來源很關鍵!

🌱 銀杏產品的常見來源

來源說明效果
銀杏葉萃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最常見的保健品來源,濃縮活性成分抗氧化、促循環、增強記憶
銀杏果實食用方式多為中藥或煮食有毒性風險,不能過量食用
銀杏茶傳統飲品,但有效成分濃度較低味道清香但保健效果有限

🟠 **重點:**最常被用於研究與保健品製作的是「銀杏葉萃取物」,特別是經標準化後含有24%黃酮苷和6%銀杏內酯(常見配方規格)。


小提示
若要補充銀杏,選擇「標準化萃取」的產品最有保障。銀杏果雖天然,但不建議當作日常補品食用。


18. 銀杏可以每天吃嗎?長期服用有差嗎?

這應該是最多人問的問題之一:銀杏可以天天吃嗎?長期吃會不會傷身?

✅ 可以天天吃,但重點是「劑量」與「狀況」

根據歐洲藥典與NCCIH建議,一般成人每天服用120mg~240mg的銀杏葉萃取物是安全的,甚至有許多研究都是以「長期服用」為基礎進行分析。

📅 長期使用的潛在好處:

  • 認知功能維持
  • 血液循環改善
  • 抗氧化、延緩老化
  • 降低輕微焦慮感

⚠️ 但不建議長期吃的人:

  • 正在服用抗凝血藥者(如阿斯匹林、華法林)
  • 體質敏感易頭痛、頭暈者
  • 懷孕、哺乳婦女

小提示
銀杏可以每天吃,但要注意是否有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建議持續補充前先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


19. 銀杏怎麼吃最有效?時間點與搭配也有學問!

除了吃對產品,吃的方式與時間點也會影響銀杏的效果喔!

⏰ 什麼時候吃最好?

服用時間點優點建議人群
餐後吃降低腸胃刺激,效果穩定一般大眾
早上吃幫助白天精神集中、提高注意力學生、上班族
睡前吃有些人會興奮難入睡❌ 不建議睡前服用

🥗 搭配什麼吃最好?

  • 🧡 搭配維生素B群:加強神經修復與記憶力提升。
  • 🥦 搭配抗氧化蔬果:如藍莓、番茄,加乘抗氧化效果。
  • 🚫 避免空腹服用:可能刺激腸胃導致不適。

小提示
銀杏的服用時間與搭配方式會影響吸收與效果,建議在早餐或午餐後食用最理想。


20. 銀杏適合哪些人吃?6種族群千萬別錯過!

雖然銀杏是熱門保健品,但它並不適合「所有人」。下面這6種族群特別適合補充銀杏👇

👤 最適合補充銀杏的人群:

  1. 中高齡族群:預防老化、改善循環。
  2. 學生、上班族:提升專注力、減少疲勞。
  3. 長時間用腦者:幫助記憶與思考清晰。
  4. 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改善微循環與心血管健康。
  5. 容易焦慮緊張的人:情緒穩定幫手。
  6. 眼睛易疲勞族群:減少視力疲勞與眼壓問題。

🚫 不建議補充的族群:

  • 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
  • 有出血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者
  • 未滿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

小提示
銀杏並非人人都適合吃,選對族群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保健價值。

21. 銀杏有哪些常見副作用?這些人要小心!

雖然銀杏好處多多,但也不是「無副作用」的保健聖品,有些人吃了反而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 銀杏的可能副作用:

副作用發生情況原因可能為
頭痛、頭暈較常見血管擴張導致血壓變動
腸胃不適偶爾出現銀杏刺激胃壁
過敏反應稀有但需注意對銀杏成分敏感
出血傾向服用抗凝血藥同時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 根據美國NCCIH(美國國家補充與整合健康中心)建議:有凝血異常病史或手術前兩週,應停用銀杏


小提示
如果服用銀杏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用並觀察是否改善,持續不適則需就醫評估。


22. 銀杏不可以和哪些東西一起吃?

很多人補充銀杏的同時,還會吃其他保健品或藥物,但某些搭配其實有風險!

❌ 銀杏不建議與這些一起吃:

搭配品項為何不建議
阿斯匹林、華法林都會抗凝血,合併使用會提高出血風險
維生素E、大蒜、魚油這些也有抗凝效果,加乘風險更高
抗癲癇藥銀杏可能降低藥效或干擾穩定性
抗憂鬱藥(如SSRI)增加副作用發生機率

💡 建議:服用銀杏時至少間隔1~2小時再補充其他保健品,並評估是否真的有必要同時補充。


小提示
銀杏是天然的血液循環輔助劑,但和部分藥物或保健品有交互風險,千萬別亂搭!


23. 銀杏萃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到底是什麼?

市面上的銀杏保健品常常寫著「Ginkgo Biloba Extract」,但你真的知道它是什麼嗎?

🔬 銀杏萃取物的重點:

  • 是由銀杏葉透過標準化萃取製成的濃縮物
  • 常見規格為「含24%黃酮苷+6%銀杏內酯」
  • 通過國際研究支持的功效包括: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記憶退化、抗氧化

📌 和單純的銀杏茶或銀杏果不同,這類產品多經過嚴格的劑量與品質控管,更適合作為日常保健。


小提示
真正有效的銀杏產品,應標示出「黃酮苷含量」與「銀杏內酯含量」,才有足夠活性發揮保健效果。


24. 銀杏可以幫助記憶力嗎?研究這樣說!

很多人補銀杏就是希望能「變聰明」,但銀杏真的能讓記憶力變好嗎?來看一下研究怎麼說👇

📚 根據研究:

  • 英國《精神藥理學期刊》指出,銀杏可提升老年人短期記憶與反應速度
  • 德國一項臨床試驗顯示,每日補充240mg銀杏葉萃取物連續24週,可顯著改善認知功能
  • 對於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有助減緩記憶退化進程

但需注意:銀杏無法讓IQ變高! 它是「輔助型保健品」,能協助大腦維持清晰與靈活,而不是魔法藥丸。


小提示
銀杏不是讓你變天才,但對於想提升專注與維持記憶的中高齡族群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25. 銀杏跟咖啡可以一起吃嗎?效果加乘還是打架?

你早上是不是邊喝咖啡邊吃保健品?那銀杏跟咖啡一起吃,會不會互相干擾呢?

☕ 銀杏 vs 咖啡:可能的相互影響

  • 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提神效果快速明顯
  • 銀杏則是提升循環與長期認知維持,效果較為溫和且需累積

搭配在一起沒有「危險交互作用」,但若兩者劑量過高,有些人會出現:

  • 頭暈
  • 心悸
  • 焦慮感

尤其是本身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會因為銀杏微微刺激神經,與咖啡一起放大這些感受。


小提示
銀杏可以和咖啡一起吃,但建議注意咖啡因的總攝取量,避免出現過度亢奮或焦躁。

26. 銀杏有「抗老化」效果?研究幫你破解!

🎯 「銀杏可以抗老化」是常見宣傳口號,那它真的能逆齡嗎?

👵 銀杏對抗老的3大機制:

  1. 抗氧化作用:銀杏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
  2. 改善血流:增進微血管循環,促進大腦與器官養分輸送
  3. 神經保護效應:減少神經元損傷,幫助維持認知功能

📌 根據《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期刊,銀杏長期補充可減緩大腦結構老化,尤其是老年族群受益明顯。


小提示
銀杏雖無法讓你「回春」,但確實是延緩老化、保持活力的好幫手。


27. 銀杏能改善耳鳴?還是只是心理安慰?

👂你知道嗎?耳鳴也是許多人吃銀杏的原因之一!

🔍 耳鳴改善的研究成果:

  • 根據德國一項超過250名耳鳴患者的研究,補充銀杏6週後有30%以上的人耳鳴減輕
  • 可能機制:銀杏改善內耳血液循環,使耳部神經活動趨於穩定

⚠️ 但醫學界仍認為:耳鳴成因複雜,非每個人都會有明顯改善效果


小提示
如果你是「因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耳鳴,補充銀杏可能對你有幫助!


28. 銀杏可以幫助睡眠嗎?晚上吃好還是早上吃好?

😴 睡不好,能吃銀杏改善嗎?

📊 銀杏與睡眠的關聯:

  • 有研究指出:銀杏能降低壓力賀爾蒙(皮質醇),幫助放鬆
  • 對於焦慮型失眠者,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 不過它不屬於安眠藥或鎮定劑類型,效果較為溫和

📍 建議:如果希望改善睡眠,可在晚餐後服用銀杏,避免過晚影響入眠。


小提示
銀杏不是快速讓你入睡的工具,但對壓力型睡不好的人,是一種溫和的幫助。


29. 感冒的時候可以吃銀杏嗎?

🤧 感冒流鼻水還能補銀杏?很多人卡在這個問題不敢吃!

✅ 可不可以吃?

  • 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沒吃其他感冒藥
  • 若搭配含抗凝血成分的藥物(如布洛芬、阿斯匹林),建議暫停銀杏

📌 銀杏本身不會直接改善感冒,但能幫助循環、減少頭暈與疲憊感。


小提示
感冒時可視情況繼續吃銀杏,但記得避免與抗凝血藥物或退燒藥混用!


30. 銀杏可以跟維他命B群一起吃嗎?

💊 很多上班族會補B群+銀杏,那這樣的搭配OK嗎?

🧠 銀杏 + B群的黃金組合:

功能銀杏B群
提升專注力
幫助神經代謝
降低疲勞感

兩者沒有負向交互作用,反而是互補型的保健搭配,對於長時間用腦、壓力大的人尤其適合!


小提示
銀杏+B群是熱門「上班族大腦加油包」,只要不過量就能安全補充。


31. 銀杏可以跟魚油一起吃嗎?會不會出血?

🐟 魚油也是血管保健品,那和銀杏一起吃會加乘還是出事?

⚠️ 關鍵在「劑量」:

  • 魚油本身具有輕微抗凝血效果
  • 銀杏也有促進血液循環作用
  • 若劑量太高(魚油超過2000mg/日,銀杏超過240mg/日),有出血風險

建議兩者都在「建議劑量」內服用,且避免空腹同時吃。


小提示
銀杏可以和魚油一起吃,但要控制劑量且避免同時空腹服用,降低不適風險。


32. 銀杏一天吃幾顆最剛好?吃太多反而失效!

🍀 每天吃銀杏,但你吃對量了嗎?

📌 國際建議劑量:

  • 每日120~240mg銀杏葉萃取物(分2~3次服用)
  • 超過劑量反而會增加副作用機率,如頭痛、胃不適、過敏等

👉 特別提醒:銀杏膠囊數量≠萃取物含量,記得看「成分標示」才準確!


小提示
補銀杏不是吃越多越好,掌握建議劑量才能安心發揮保健效果!

小悠說 :

如果你也是那種看到「天然植物保健」四個字就會心動的人,那銀杏真的可以列入觀察清單。這次我們揭開《每天吃銀杏的6大好處,第1點竟能幫助血液循環!》,不只是血液循環變順暢,連記憶力、專注力、睡眠品質甚至耳鳴問題,都有人因為吃銀杏而明顯改善。不過小悠也想提醒你,銀杏雖然好,但不是神藥,吃錯時間、搭錯東西或過量反而可能帶來副作用,尤其跟魚油、抗凝血藥物一起吃就要小心。

保健食品這件事,絕對不是「吃就對了」,而是要「吃對才有效」。希望這篇能讓你對銀杏多一點認識,未來在選購或補充時,更知道怎麼為自己和家人做出安心又有效的選擇。💚

分享更多的文章:

1. 關節痛、皮膚乾?醫學實證8種玻尿酸功效,讓你從裡到外都潤起來!

2. 從養肝到亮白!穀胱甘肽的7大驚人功效與你不知道的抗氧化力

3. 不只延緩老化!亞精胺對大腦、心臟、肝臟的3重保護力揭秘

4. 每天吃很清淡還膽固醇高?7種看似健康但其實陷阱的高膽食物!

5.補對維他命D,人生大不同!超完整60個功效+正確吃法總整理

參考網站清單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 Ginkgo
    https://www.nccih.nih.gov/health/ginkgo
  2. Mayo Clinic – Ginkgo biloba
    https://www.mayoclinic.org/drugs-supplements-ginkgo/art-20362032
  3.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 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on Aging and Cognition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agi.2021.652042/full
  4. Cochrane Library – Ginkgo biloba for tinnitus
    https://www.cochranelibrary.com/cdsr/doi/10.1002/14651858.CD003852.pub4/full
  5. WebMD – Ginkgo Biloba Oral: Uses, Side Effects, Interactions
    https://www.webmd.com/vitamins/ai/ingredientmono-333/ginkgo
  6. Cleveland Clinic – Ginkgo Biloba: Benefits, Side Effects and Dosage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ginkgo-biloba-benefits